興國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報告
我縣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切實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舉措,確保工作有序推進,根據省教育廳統一安排,我縣需在2031年接受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
一是健全了工作管理機制。出臺了《興國縣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興國縣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鞏固提升計劃》《興國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工作方案》等推進工作文件,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納入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和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研究事項,針對涉及用地指標、教育經費投入、教師隊伍建設和待遇保障、平安校園建設等教育發展工作事項,及時召集相關成員單位召開調度會,積極破解制約發展工作難題,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二是強化了教育經費保障。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只增不減,義務教育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并單獨列項,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及時足額撥付,并積極爭取社會資金和上級政策、資金支持,有效保障“兩項評估”工作順利推進。2023年,全縣共投入約1.3億元,實施八中八小、十一小、思源實驗學校改擴建、城區中小學改造、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92個項目,十幼、十二幼、十三幼完工投入使用,新增幼兒園園位1020個、義務教育學位8500個,新改建校舍面積約20萬平方米,改擴建運動場面積約5萬平方米。目前正加緊推進十小等重點項目,全縣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學校基本達到國家辦學標準。
三是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建立教師隊伍長效補充機制,實施靈活多樣的教師招錄政策,2023年,共招聘補充中小學教師339人,安置定向培養師范生2人。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將教師獎勵性績效補貼列入縣財政年初預算,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全面排查師德師風突出問題,針對酒駕醉駕、賭博、性侵害等突出問題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活動,著力整治教育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四是夯實了教育管理基礎。強化城鄉學校結對共建幫扶,實施“青藍對接”、城鄉教師交流輪崗、名師骨干教師送教下鄉、優質課賽課評比、中心校教師走教支教制度,強化教師培訓工作,提升教師業務能力水平。全面推進“專遞課堂”應用,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努力縮小城鄉辦學差距。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扎實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精心做好課后服務工作,確保學生負擔減輕、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建立健全控輟保學目標責任制和聯控聯保機制,全縣幼兒園、小學、初中輟學率實現了動態清零目標。
目前,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大班額大校額問題比較突出。全縣義務教育學校仍存在9所小學、4所初中(含興國三中)為超過2000人標準的大校額學校,大校額學校直接導致生均校園面積、生均校舍面積和生均運動場館面積不達標,以及專用教室數量,特別是音美專用教室數量和面積不足,距離義務教育學校七項重點監測指標校校達標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二是全縣義務教育辦學質量還存在差距。由于城鄉地域、辦學條件、師資、管理水平等差距,城鄉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質量還存在一些差距,均衡發展水平還有待提高。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實際情況和考評要求,加快制定“一校一策”工作方案,積極推進校建項目建設,強化學校工作管理,確保每項指標校校達標,如期通過國家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