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興國縣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作風建設與民生改善深度融合,創新推出“吹哨資金+網格化管理”雙輪驅動機制,著眼“小切口”解決“大民生”,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民、務實、高效”的作風要求,繪就出一幅群眾滿意的民生幸福新圖景。
在該縣長征社區豐祿園小區,居民李大爺這幾日心情好了許多,“以前樓棟后的排水管道堵塞頻發,路面經常是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影響居住體驗。如今問題解決了,進出小區都舒爽多了!”李大爺介紹,社區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了解該情況后,立即啟動“吹哨”機制,申請使用“吹哨資金”,第一時間對堵塞管道和污漬路面進行清掃修復,不出一周便解決了問題。據悉,“吹哨資金”是興國縣堅持開門教育,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設立的專項資金,旨在對社區內諸如道路修繕、公共設施維護、環境整治等民生微實事實現快速響應。同時,該縣依托網格化管理,將全縣劃分為多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專兼職網格員,負責日常巡查、收集群眾訴求。一旦發現問題,社區立即 “吹哨”,相關部門接到“哨聲”后,需在規定時間內認領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并組織實施。
無獨有偶,在南門社區,居民呂常桂反映的丁字街背街小巷水溝黑臭,道路沒有硬化問題,同樣通過“社區吹哨+網格化管理”得到了及時解決。為確保“吹哨資金”用在刀刃上,興國縣建立了嚴格的資金使用監督機制。每一筆資金的申請、使用、驗收都有詳細記錄,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此外,還定期對已完成的民生微實事進行回訪,了解群眾滿意度,確保實事辦實、好事辦好。自該項工作開展以來,該縣共發起各類民生“哨件”50余件,群眾滿意率100%。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吹哨資金+網格化管理’的結合,就是要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群眾的訴求能夠快速響應、快速解決,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興國縣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優化服務機制,扎實推動一件件民生“微實事”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