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是贛南地區典型的山區縣,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不少農田坡度大、面積小,不適合大中型農機耕作。為此,興國縣與高校開展技術合作,推廣更適合丘陵山區農田耕作的智能化農機。據統計,今年,興國全縣共組織了4.7萬臺農機參與春耕生產,其中微耕機2.6萬臺。
不僅如此,有的村里還建起了“共享農機換電站”。在興國縣長岡鄉石燕村的農機換電站,59歲的村民馬德謀用手機掃碼后,像租共享單車一樣,租了臺新能源共享農機,用于春耕作業。
“我種植面積不大,農機使用頻率低,買臺農機用小半年、歇大半年。如今租臺新能源農機一天只要30元,十分方便。”馬德謀說,農機換電站內還配有智能電池柜、語音講解區等,不僅能租賃新能源農機、提供換電服務,還能掃碼“點單”聘請農機手幫忙提供翻耕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