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法治第一課” 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提升自我保護能力,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近日,長岡鄉司法所聯合公益律師、派出所及駐鄉法官,深入列寧學校與鄉中心小學,共同開展秋季開學“法治第一課”主題宣講活動,引導同學們系好新學期“法治扣子”,為青春成長筑牢法治屏障。
以案釋法,剖析風險。宣講活動聚焦青少年學習生活中的常見法律問題,創新采用“身邊事講身邊法”的模式,讓法治教育更具針對性與實效性。活動中,工作人員通過播放精選短視頻、深度解析真實案例的方式,直觀揭示校園欺凌、網絡沉迷、沖動滋事、不良交友等行為背后的法律風險與嚴重后果。從“同學間不當玩笑可能引發故意傷害違法”,到“為他人‘出頭’參與斗毆或構成共同違法犯罪”,再到“網絡言論不當涉嫌誹謗侮辱”,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案例分析,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法律底線不可觸碰,有效強化了大家的法律敬畏意識。
解讀法規,明確準則。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工作人員重點解讀了“不良行為”與“嚴重不良行為”的界定標準。從“無故曠課、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等不良行為,到“結伙斗毆、辱罵他人、強行索要財物、多次偷竊、參與賭博、吸食注射毒品”等嚴重不良行為,通過法條與案例的對應講解,同學們清晰知曉了法律明令禁止的“紅線”與“雷區”,明確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為規范自身日常行為提供了清晰指引。
互動交流,入腦入心。為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宣講過程中特別設置互動問答環節。面對同學們提出的身邊法律困惑,長岡鄉司法所工作人員與參與宣講的專業人士耐心解答,引導大家從法律角度分析問題、預判后果,逐步培養“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輕松的互動氛圍不僅拉近了與同學們的距離,更讓法治知識入腦入心,在大家心中播下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種子。
此次“法治第一課”內容充實、案例鮮活、講解生動,得到了學校師生的一致認可與好評。同學們紛紛表示,課程貼近生活、通俗易懂,既增強了對法律法規的敬畏感,也提升了辨別是非與自我保護的能力。下一步,長岡鄉將持續深化與轄區學校的合作,不斷創新普法形式、豐富普法內容,推動法治進校園活動常態化開展,以司法行政力量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助力平安法治校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