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主要工作成效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工業發展提速年、營商環境優化年、干部作風提升年”工作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有序開展了城市管理各項工作,榮獲“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先進縣”“江西省城管執法系統先進單位”“縣政協十六屆三次會議提案承辦先進單位”“2023年信訪工作進步獎”“2023年項目大會戰流動現場會工作先進集體”“承辦贛州市第六屆運動會先進集體”“興國平川中學建校100周年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始終堅持以項目建設為重要抓手,緊緊圍繞項目“快落地、快實施、快推進、快完工”四快目標,進一步完善城區功能設施建設,提高城市宜居宜業水平。一是完成了城區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二期)、體育公園提升工程、景盛閣小橋改造、紅軍橋西岸修復、火車站家屬樓路面改造、林業局家屬樓雨污分流改造、城區路名標牌安裝及11處小游園小廣場建設;二是穩步推進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完成道路“白改黑”5.1公里、新建污水管網10公里、雨水管網9公里,優化提升紅軍橋匝道,開展紅軍橋東岸橋下連接修復,推進城區水體治理等項目;三是完成民生工程建設,增設停車泊位1360余個,建成裝備式公廁4座,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停車難”“如廁難”等問題。
(二)市容市貌有效提升
1.強化市容秩序。一是堅持疏堵結合原則,規范早餐攤點80余個、流動攤點臨時集中經營點50余個,整治占道洗車、維修、加工作業等亂象300余起;二是加強二輪車停放管理,勸導違停車輛5000余輛,處罰亂停亂放車輛400余輛;三是加強農貿市場周邊整治,成立市場專班進行常態化管理,對五福路、城北街、城西街占道經營行為進行管理,實施了食品抽樣“快檢”,為小攤販辦理從業人員備案卡60余份。
2.提升城市面貌。一是強化城市衛生保潔,共清理牛皮癬3500余處、衛生死角820余處、清運城區垃圾3.65萬噸、疏通公廁63個;二是加強市政設施管養,開展集中清淤工作,共更換220處破損井蓋,集中清理16條主次干道雨水井4670座,疏通排水管道2000余米,維修路面共計2800余平米,維修、更換路燈400余盞,修復故障電纜1000余米;三是做好綠化養護,對121.19萬平方米綠地及2萬余株行道樹做好日常養護,種植時令鮮花254余萬株。
3.有效推進生活垃圾分類。2023年在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排名中,第一季度位于第九名,第二季度位于第四名,總體成效提升明顯。開展了垃圾分類進學校、進社區30余次,實現我縣147個居民小區、城區沿街道路、公園廣場等公共區域沿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全覆蓋。加大督查執法力度,今年以來,共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執法檢查21次,出動人員50余人次,總計罰款2350元。
4.深入開展網格工作。積極聯合各網格單位開展環境整治工作,多次與各職能部門開展集中攻堅行動,多措并舉,攻堅了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如28、30、32等網格拆除大量違建鐵皮棚;4、9、16等網格拆除多處違章搭建物;配合第9網格對人民醫院南大門周邊32處流動攤點進行整治,解決了占道經營和環保污染問題。
(三)重點活動保障有力
突出重點全力保障我縣重要活動順利開展,對我縣開展的黃金珠寶產業園開園、長征組歌、平固街“小城故事”、平川中學百年校慶、市六運會和全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等活動加強環境整治,共拆除違章搭建鐵皮棚14000余平方米,清理橫幅、廣告牌340余塊,整治流動攤點257處、亂擺亂放146處。
二、存在的問題
1.城區基礎差、底子薄。老城區面積大,無物業小區數量多,存在違章建筑、鐵皮棚、凌亂線纜、流動攤販、“馬路市場”、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治理難度大且容易反彈;
2.路燈照明質量差。城區道路路燈大部分為2010年左右建成,傳統路燈照明系統功能單一、耗能大,老化、破舊數量多,智能化控制程度不高。
3.管網毛細血管仍存在欠缺。由于歷史原因,城區部分居民自建房、住宅小區、安置區等內部存在著雨污混接、亂接等現象,老城區部分道路仍為合流制排水系統,導致雨污分流不徹底。
三、2024年工作計劃
1.持續推進城區環境綜合整治。一是深入開展城區網格化管理,加強與城區各網格單位的協同管理,提高問題處置效率,統籌推進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常態化、規范化、精細化。二是強化長效管理,持續抓好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對出店經營、占道經營、亂堆亂放、亂停亂放、毀綠種菜等開展整治,同時,成立專班對瑤崗背(瀲城)和高速、高鐵出入口重點巡查管理。三是推進市政設施修繕力度,
2.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一是加快已開工的城區雨污分流、城區苗木補植、城區水體治理等項目建設進度;二是推進垃圾分類推廣項目、五福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洪門農貿市場建設、“一江兩岸”木棧道改造提升工程、小游園小廣場工程;三是切實解決信訪和群眾呼聲較高等重點民生問題,推進林業局家屬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紅軍大橋匝道優化提升工程。
3.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一是強化生活污水日常監管,及時協調處理管網異常等問題,確保污水處理廠各項指標達考核要求。二是按輕重緩急,分批次有計劃的完善城鄉結合部、安置區、老城區合流管網等新建改造;同時做好新開發小區的雨污管網標準化、規范化,保障雨水、污水各行其道。
4.推進市政設施修繕或新建。緊緊圍繞與市民息息相關的道路交通、照明綠化、車位廁位等,加大城區道路及路緣石、井蓋等相關設施修繕力度,提升市民出行安全及便捷度。加強對全縣城區照明設施的管護力度,逐步改善傳統路燈照明系統功能單一、耗能大,老化、破舊數量多的窘境,推進提升智能化路燈建設。依托第三方車位管理公司,優化車位停車管理,合理新增停車車位,著力解決停車難問題。
興國縣城市管理局
2023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