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頭鄉渣江村情簡介
渣江村位于縣城西北郊區,距鄉政府2.5公里,國土面積2.6平方公里,轄區16個村民小組,共886戶,3034人,有勞動力1401人,其中外出務工勞動力980人,婦女總人數969人,少數民族134人。有脫貧戶97戶,434人,監測戶5戶,20人,低保戶51戶,138人,五保戶9戶,11人。耕地面積1340.6畝,其中水田700畝,旱地640.6畝。全村經濟作物以水稻、油菜、花生、紅薯為主,農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收入以大棚蔬菜為主。近年來,獲得了文明村榮譽。
渣江村黨支部現有8個黨小組,黨員60人(黨員平均年齡56歲,35歲以下黨員10人,60歲以上的黨員29人,大專文化以上學歷15人,流動黨員9人,村“兩委”干部共計6人(定補干部5人),35歲以下1人,大專文化程度以上4人,男干部4人,平均年齡47.8歲,支委5人,村委5人,交叉任職4人。現任村黨組織書記是陳建華。有16個村民小組長,有16個婦女小組長,有8個黨小組長。
現駐村幫扶單位是縣發改委,駐村隊員3人。現有在校大學生47人,其中985、211的有5人,分別是:楊麗婷、劉太為、楊家寶、李龍,陳煌。博士生有0人,分別是0。在外鄉賢有7人,其中擔任正處級以上職務的有3人,分別是王京華,陳文,劉圣民。
渣江村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有原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第四軍醫大學副校長劉生明;武漢空軍副參謀長李盛財等杰出人才,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渣江村人奮發向前,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渣江村不僅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的村莊!
渣江村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正展現出勃勃生機和無限潛力。在鄉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們積極響應綠色能源政策,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將清潔能源引入鄉村,既改善了鄉村環境,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光伏發電項目不僅為渣江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次,蔬菜產業也成為渣江村的一大亮點。通過土地平整,充分利用豐富的土地資源,大力發展標準化蔬菜種植大棚,不斷推動蔬菜產業走向規模化,讓渣江村的蔬菜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此外,我們還注重鄉村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通過加強村民自治、推廣綠色生活方式、開展環境整治等措施,打造美麗宜居的鄉村環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渣江村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積極組織黨員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推動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加強黨員教育和管理,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為鄉村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渣江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正逐步發展成為蔬菜產業、光伏發電產業、倉儲物流及加工產業等多元化發展的鄉村經濟體系,展現出勃勃生機和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