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興國縣碳達峰實施方案》的政策背景是什么?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部署,推動興國縣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確保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二、興國縣碳達峰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十四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13.5%-14%,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9.89%。
“十五五”期間: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
三、《興國縣碳達峰實施方案》有哪些重點行動?
共有十大行動,包括:能源綠色轉型、工業領域達峰、
城鄉建設達峰、交通綠色發展、節能降碳增效、循環經濟降碳、低碳技術推廣、固碳增匯強基、綠色低碳全民行動、試點示范創建。
四、能源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1.控制煤炭消費,推動“以電代煤”“以電代油”。
2.大力發展風電、光伏、水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
3.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
五、工業領域如何實現碳達峰?
1.推動“2+1+N”產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
2.重點推動氟化工、建材、紡織等行業節能降碳。
3.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六、普通民眾如何參與?
1.踐行綠色出行、綠色消費、垃圾分類等低碳生活方式。
2.參與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等創建活動。
3.關注并支持可再生能源應用,如屋頂光伏等。
七、《方案》有哪些政策支持?
1.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2.落實財稅、金融支持政策,如綠色信貸、稅收優惠。
3.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探索碳匯交易。
4.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合作與交流。
八、是否有試點示范項目?
1.支持園區、企業、社區等開展低碳試點。
2.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如油茶林碳匯項目。
3.開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設。
九、如何確保政策落地?
1.成立縣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
2.明確各部門、鄉鎮責任,實行目標考核制度。
3.建立年度跟蹤評估機制,加強輿情引導與風險防控。
十、關鍵詞解釋
1.“2+1+N”產業:電子信息、紡織服裝(2個首位產業)、新材料(1個主導產業)、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多個產業集群(N)。
2.“七改三網”:改路、水、廁、房、溝、塘、環境+電網、廣電、電信網絡。
3.“8+4”公共服務:包括衛生室、便民超市、污水處理設施等8項基礎服務+小學、幼兒園等4項擴展服務。